台东,是多元文化荟萃共存的土地。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为原住民族,在全台原住民族群中即占有六个族群,北至长滨乡与花莲相接,南自本县达仁乡与屏东相毗邻,宛如遗世独立的桃花源。在原住民族部落探访中,建议事先了解并尊重部落传统文化习俗,才能让旅程丰富又愉快。

阿美族

著名的丰年祭在每年七月中旬,由台东的阿美族揭开序幕,依次往北展开。阿美族天生拥有具感染力的歌舞天份,传统打击乐舞是部落的文化特色之一,像东海岸都历部落的「旮亘乐团」和比西里岸部落的「宝抱鼓」(PAW-PAW鼓)就经常受邀到国家音乐厅进行表演。来到阿美族部落,无论歌谣舞蹈、传统射箭、家屋、秋千、工艺等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体验。

部落体验推荐:都历部落
部落游程/导览解说 (有英文导览) :
部落导览→扎拉扎嗨海上体验→野菜采集→用餐→喜乐回家
风味餐 : 时令菜肴含鲜鱼、海藻、野菜
体验活动 : 阿美族传统月桃编织、棉花工艺


旅游达人(吴筱帆)

0937-579624

[email protected]
(体验活动以部落为主 , 详情请洽询电话)

布农族

布农族是住在山林的民族。族人依循小米的成长历程,把时间和年月的观念串联起来,狩猎和耕作是遵循植物的生长及月亮的月缺来进行,如传统文物「木刻画历」所上记载着一年的生活时序,其中每年4~5月是布农族最重要的射耳祭。

布农民族非常英勇、内敛,天生拥有强壮的体格,对于不太会说出口的情意,只能透过实际的行动或是歌唱表现出来,扬名国际的八部合音,就是为了让天神听见族人的感谢所唱出的古调:「祈祷小米丰收歌」”Pasibutbut”,音阶像楼梯盘旋而上,最后会出现五度以上的泛音共鸣,令人动容。

部落体验推荐:都历部落
部落游程/导览解说 (有英文导览) :
部落导览→扎拉扎嗨海上体验→野菜采集→用餐→喜乐回家
风味餐 : 时令菜肴含鲜鱼、海藻、野菜
体验活动 : 阿美族传统月桃编织、棉花工艺


旅游达人(吴筱帆)

0937-579624

[email protected]
(体验活动以部落为主 , 详情请洽询电话)

达悟族

居住在兰屿海岛上的达悟族人,因与它族几乎隔绝,故为保特固有文化最多之一族,具有传统信仰,亦为台湾唯一之渔猎为主的原住民族。被喻为「飞鱼的民族」,达悟族人最重要的祭典为「海祭」为主,海祭可分为「鱼祭」、「船祭」、「小米祭」,此时族人将以歌舞庆祝捕鱼的丰收感谢。

其日常的一切生活器具衣饰皆自给自足,除了渔猎、水田植芋、山地旱植外,亦会放牧山羊,且制陶、造板舟与制银等工艺十分精巧。其中,朗岛村雅美族穴居屋更是达悟族人传统的建筑形式,也是不能不走访的原住民聚落景点,成为兰屿旅游的一大特色。

部落体验推荐:都历部落
部落游程/导览解说 (有英文导览) :
部落导览→扎拉扎嗨海上体验→野菜采集→用餐→喜乐回家
风味餐 : 时令菜肴含鲜鱼、海藻、野菜
体验活动 : 阿美族传统月桃编织、棉花工艺


旅游达人(吴筱帆)

0937-579624

[email protected]
(体验活动以部落为主 , 详情请洽询电话)

噶玛兰族

噶玛兰族是现今台湾平埔族群当中族群意识强烈、文化特质最鲜明的。

噶玛兰族人在日常生活作息中保存了噶玛兰文化,例如:噶玛兰语言、风俗(如新年祭祖palilin)、以metiyu(女祭司)为中心的祭仪、农渔业相关的祭典(如入仓祭、海祭),编织(如香蕉丝织布)。

台东主要以长滨乡为族人群聚的部落,噶玛兰人的原始生产方式为游耕(旱田农作)、焚猎、捕鱼、打鹿等自给自足式的采集经济。每年三、四月春夏之交会举办「海祭」,噶玛兰男人们会择定吉日,聚集海边举行LaLiGi海飨。早晨,族中长老在海边行过祭拜祖灵后,年轻男人便出海捕鱼。近午时,捕鱼的人回岸,年长者在岸上迎接他们。接着就地烹煮鲜鱼和野菜煮食,也会把捕来的鱼送回村里,供其他未能参加的族人分享,活动持续两三天。

部落体验推荐:都历部落
部落游程/导览解说 (有英文导览) :
部落导览→扎拉扎嗨海上体验→野菜采集→用餐→喜乐回家
风味餐 : 时令菜肴含鲜鱼、海藻、野菜
体验活动 : 阿美族传统月桃编织、棉花工艺


旅游达人(吴筱帆)

0937-579624

[email protected]
(体验活动以部落为主 , 详情请洽询电话)

排湾族

靠海而生的排湾族,拥有精致的工艺制作,由于贵族制度之发达,在衣服装饰与雕刻上有特殊的发展。在服饰上有剌绣、贴布、珠工等技巧。喜欢用橙黄、柠檬黄和翠绿的颜色。在雕刻方面,有石雕和木雕之分,除了几何图文之外,并以人头人像和蛇人为其主要纹样。

位在金峰乡的「撒布优部落」是拥有最多头目的部落,社区里有一系列彩绘及石板画,处处充满排湾族传统文化风味。

保有传统原住民社区风味的达仁乡「土坂部落」,也有原住民木雕家、艺术家、文化工作者、传统头目家屋,社区内充满了传统排湾族氛围,象征排湾族的百步蛇和台湾百合图案随处可见,造访排湾族部落,可说是进行一趟充满创意的文化艺术旅程。

部落体验推荐:撒布优部落
部落游程/导览解说 (有英文导览) :
入口意像(与袓先对话)→头目家屋(寻找八大头目)→传统手工 DIY→丰收的喜税→南岛文化体 验
风味餐 : 排湾族当季食材创意料理
体验活动 : 工坊零钱袋或环保筷袋、编织、吊饰及杯垫及山林体验


旅游达人(王大龙)

0915-956887

[email protected]

(体验活动以部落为主 , 详情请洽询电话)

卑南族

卑南族以台东平原为主要居住地,分布于台东县卑南乡及台东市,共分为八个社,昔称「八社番」,是从事水田稻作之民族。

爱花的卑南族人,即便是外出工作,都会随手摘取美丽的花朵戴在头上,花环对于族人而言是一种祝福、一种情谊,并借编织花环来传递卑南族人的生活文化之美。传统祭典-「年祭」从十二月二十四日起至跨年元月二日为止,代表着一年的终结,族人借着年祭,把不吉祥、不干净的事物通通都抛弃掉。另外,象征卑南族少年晋升为青年的「猴祭」,以及所有青年都需参加的「大猎祭」都是卑南族重要的祭典活动

鲁凯族

达鲁玛克部落是台东县内唯一鲁凯族生活区,自古发展出独特的工艺文化,精致的艺术作品表现不凡,织布、编篮、木雕等作品细致传神,展现鲁凯族人天生的艺术才华。

每年七月的「收获祭」是鲁凯族的年度盛事,举行荡秋千仪式,是青年男女交谊最重要的社交活动。女子穿着缀满珠串、贝壳、亮片、玛瑙的华丽服饰,并由男子以线牵引,来回于空中摆荡在高达四层楼的秋千上,展现独特的鲁凯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