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台唯一炒海盐体验—永福野店
开门七件事:柴米油盐酱醋茶,其中盐是餐桌上的常用调味料,更含有人体不可或缺的多种矿物质。从大海到餐桌,你知道盐是如何制成的吗?这次我们带大家造访位于长滨乡的永福野店,向人称蔡班长的蔡利木先生学习阿美族煮海为盐的传统技法,来一场不一样的深度之旅。

在预订的时间到达永福部落,笑容亲切的老爷爷蔡班长已经在门外等候我们了。一开始蔡班长先为我们介绍阿美族的煮盐传统,由于以前没有冰箱,会利用海盐把食物保鲜,而且阿美族更是擅长运用海盐做腌猪肉、腌鱼、腌菜等各种风味料理。「要成为阿美族人的媳妇,其中一关就是要会煮盐噢﹗」蔡班长笑说。
煮海盐这一关,一点也不简单﹗
(照片來源:IG@mandylin_au)

蔡班长说,首先得看天气和潮汐,风平浪静的日子,早上五、六点天刚亮的时候,他会趁着潮退到海边取水,一个人挑着两桶各25斤的水走回来,然后在传统的大炉灶上、以八小时不间断的柴火烹煮太平洋的海水、炒海盐,为了维持一定的温度提炼海盐,更有专业的盐度计量测。煮盐需要投入那么多时间、功夫与技巧,但对蔡班长而言相当值得—「这是祖先留传下来传统技艺和生活智慧,我不做就会失传了。」
(照片來源:IG@mandylin_au)

永福野店是全台唯一用古法制盐的地方,难得一访,不能错过炒海盐体验﹗整个体验差不多两小时,蔡班长把前面最辛苦的煮盐工序先完成,让我们体验炒盐过程。炒盐巴可不像一般炒菜轻松,先要把厚厚的盐巴铺在铁锅上,静候片刻,让锅的热力将盐的水分蒸发,再用铲子用力刮下来翻炒,整个过程大概半小时,需要双手用力、微蹲使劲,非常耗体力﹗
煮好的海盐会拿进房子里吹凉,热气褪去之后,蔡班长教我们利用姑婆芋包装起来带回家使用。品尝自己亲手炒的盐,每一口都让人特别感动﹗
(照片來源:IG@mandylin_au)

除了煮盐,蔡班长还告诉我们,原来手工海盐会根据炒的时间,变化出不同形态,例如有雪花盐、金字塔型盐等。其中金字塔盐全球绝无仅有,是几年前蔡班长意外煮出来的,不只形状漂亮,咸度较低,而且入口回甘、口感丰富。除了原味海盐蔡班长还做出刺葱、马告、迷迭香等多种口味的盐,而且细心说明不同的盐可以搭配的料理。不说不知,台北五星级酒店主厨、吴宝春面包店等都是永福野店的客人呢﹗想立刻品尝由纯净海盐做出来的菜肴,请提早向永福野店预约无菜单料理,体验阿美族的饮食文化,也可以特别预订这里的海盐咖啡和海盐面包。
(照片來源:IG@mandylin_au)
整个体验的过程中,最令人感动的是蔡班长对传承阿美族文化的热情,他更亲自搭建了「永福文物馆」,里面展示许多阿美族的文物和器具,例如竹制的赶鸟器、水壶、用来装小米的竹筒、捣麻糬用的杵,还有一些原住民的老照片及剪报,让人大开眼界,认识阿美族部落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