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台东纵谷的桃花源—武陵部落文化体验
位于鹿寮溪中游的武陵,因其辽板的溪岸平原景色充满诗意,乡村民风纯朴,犹如现实中的世外桃源,遂于战后被命名为「武陵」。武陵同时是仅次于利稻的布农族第二大部落,充满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色,这次带大家走进这个绝美的部落,计划前来纵谷旅行不妨顺道游览,留下难忘体验。
你也可能喜欢: 台东戒治所咖啡馆(武陵外役监狱)、卡那岁工作坊

武陵原名Buk-Zav,布农族语意思是「平原」。这片土地是由加拿水溪流冲积而成,由于土地肥沃,日治时期开始将这里规划为农田及牧场。想要感受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节奏,不妨以武陵绿色隧道为旅程的第一站,骑着单车或铁马于小叶榄仁树荫织成的绿色隧道,纵目远眺两边的田野美景;对武陵部落农村体验有兴趣的旅客,可以造访以斯马哈散农庄,欣赏部落独有农作物如油芒、小米、红藜等谷物之美。(图片来源: 台东县政府)
以斯马哈散农庄

创立于1922年的武陵小学已有逾百年历史,学生以布农族小孩为主。武陵小学除了培养学生的创意与思考能力,同时肩负传承布农文化的责任,透过教授母语、歌谣、部落文物等,让学生认识自己族群文化。小学不只设计出具部落文化元素的课程,更在校园后方兴建传统家屋,作为部落举办传统祭典的场所。此外武陵小学是孕育音乐人才的摇篮,除了学校合唱团经常于全国性音乐比赛获奖,这里更是著名创作歌手王宏恩的母校﹗(图片来源: IG@jmhtravel168)
地址: 台东县延平乡一邻16号
武陵部落由于腹地辽阔、日照良好,日治时期名为「明野」,寓意「阳光最先照射到的地方」,如今部落的一切建设均以「武陵」命名,惟独座落于武陵幽谷之上的明野桥桥墩,犹如定格的画面,保留这段历史时期的记忆。明野桥兴建于1933年,是以前来往武陵及关山的主要道路,后因日久失修崩塌仅剩桥墩。由于此古迹保留完整、具有日治时期的特色,成为旅客必访景点。前来拍照留念,可以造访旁边的近水楼台咖啡,老板专业的手冲技术让你在咖啡香气中,尽兴欣赏清幽美景。(图片来源: IG@jmhtravel168)
近水楼台咖啡
地址: 台东县鹿野乡永安村永岭路266号
2004年完成改建的武陵亲水步道是亚洲第一个建于水圳的公园,这里前身鹿野大圳,当年曾将鹿寮溪的溪水引流灌溉至武陵、永安、龙田等村落,大大改善农民生活。后来随着农业人口减少、圳路逐渐老化,县府将鹿野圳结合地方特色改造为亲水公园,大量种植原生植物,如今步道生意盎然,是欣赏自然生态及休闲娱乐的好去处;步道以下就是涓涓溪流,不说还以为自己身处江南水乡呢﹗(图片来源: 延平乡公所FB)
地址: 台东县延平乡明野路2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