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scover Taitung> 深度之旅 >排湾族琉璃珠手工烧制体验 — 卡塔文化工作室

排湾族琉璃珠手工烧制体验 — 卡塔文化工作室

排湾族有三宝:青铜刀、陶壶、琉璃珠,琉璃珠不只是族人的饰物,更蕴含传统工艺智慧与深厚的文化意涵,这次我们来到位于台东都兰糖厂的卡塔文化工作室,学习烧制琉璃珠,从中领略排湾族的生命哲学。

卡塔文化工作室1OK@atabeads

卡塔 — 神赐予的饰物

琉璃珠于排湾族古语名为「卡塔」(qata),意思是「美丽的果子」。卡塔不是普通饰物,对排湾族人而言,是上天赐予的瑰宝,不只作为族人嫁娶的聘礼,更是头目的家传之宝。相传古排湾族人得到天神的指示,将蜻蜓的眼睛埋入土里,不久就变成晶盈剔透、五彩缤纷的琉璃珠,自此卡塔被视为具有天神与祖灵的力量,而不同的珠纹寄托着不同的涵义和故事。

卡塔文化工作室以保存琉璃珠传统纹饰与制作技法为己任,工作室由拥有不同工艺专长的原住民妇女组成。除了烧制琉璃珠,也提供串珠、杯子喷砂以及为期三天的原住民编织课程,让你一窥部落文化的精致艺术。(照片來源:IG@atabeads)

卡塔文化工作室OK@atabeads

亲手体验排湾族手工技艺

走进由仓库改建而成的工作室,空间挑高没有墙面隔间,陈列着各式原住民手工艺如木雕、刺绣、编织等,往最里面走就是琉璃珠工作区。一开始老师为我们介绍琉璃珠花纹的意义,原来琉璃珠有50多种图纹、36种意涵,例如「孔雀之珠」(Kurakurau)象征「爱情」、「眼睛之珠」(Maca)象征「守护、责任」、「土地之珠」(Cadacadaqan)象征「财富」等。

接着老师先示范烧制琉璃珠的技巧,小小一颗珠子原来要经过塑形、上色、拉花等繁复工序,其中烧制珠子的过程需要非常专注,除了因为珠子偏离火点会降温破掉,烧制珠子的火温更高达800至1200度,所以要小心避免灼伤—不过也不用太担心,因为老师全程也会一对一从旁指导,不怕做不好。先选好琉璃珠的颜色,就可以开始制作属于自己的琉璃珠,整个烧制过程大约1-1.5小时,待珠子冷却更可以做成手炼、项链或吊饰。

亲自烧绘的琉璃珠,带着部落的祝福,是最有温度的旅行体验。下次来台东,预约排湾族工艺体验吧﹗(照片來源:IG@atabeads)

  • 地址: 台东县台东市中兴路2段191号
  • 联络电话: 089-228-107
  • 营业时间: 09:00—17:30 (请来电预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