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魏瑞廷儿时,家中的农务工作,让魏瑞廷对「种田」有着深刻的恐惧,他用功读书,一路念到硕士,他从不认为他会走向农务,直到母亲的这通电话:「怎么办?米都没有人要收!」才让魏瑞廷回到池上。从不认输的他,凭着对自家米的信任,他鼓起勇气写信给各大企业,寻找合作机会,他不忍心父亲辛苦耕种还得面对米商刁难,遂下定决心搬回池上,返乡与父亲一起打拼。

魏瑞廷,从宜兰大学硕士毕业后返乡,从高学历跨足自然农法栽种。回到池上的他,将稻米导入区块练技链,「让一粒米从栽种到餐桌的过程,完全透明,并产出一份让全世界看的懂的生产履历。」他坚持健康的农耕生活,有机栽种。虽然,拔草、赶鸟很辛苦,但他愿意。在2018年时,魏瑞廷获得英国时报的报赏与注意,他要将传统农业转变成科技业,他的创新让更多轻农看到希望,他说台湾正刚起步,世界也才刚开始,市场打开,产量要足够,他鼓励青年返乡投入农业,让台湾引以为傲的农业科技顺利传承。

生性低调且纯朴的魏瑞廷一九九八年回到池上定居,自创魏家米品牌,建立长期顾客,他决定走向自产自销,打造「池上禾谷坊」。他透过社群网站,建立专页,分享田间小趣事、栽种过程,与消费着建立信任。不喷农药、不洒除草剂,任何杂草靠着双手人工除草,有时拔到想哭,但因如此,这块不受污染的土地宛如自然的孵育箱,有乌龟、鸟蛋、青蛙等野生动物。坚持栽培好米,「让大家无忧无虑吃,幸福开心」是他的初衷,保护生态,吃的安心健康,这是世界青年魏瑞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