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名吴正忠,部落名「鲁瓦」(Ljuwa),现在他也被网友被称为「红藜先生」。从小个性很顽强的他,高中也与人起冲突导致退学,转而读汽修科班。毕业之后到入伍之前的时间,辛勤地到处打工,前后累积了70万的积蓄。 20岁退伍后,与好友们一起到绿岛合开民宿,没想到生意并没有做起来,甚至他还到餐厅打工来付员工薪水,久了当然是无法继续经营下去。
在22岁,家人都反对的情况下他毅然回到部落中种山苏。一开始几乎没赚钱,隔年也遭遇八八水灾,可以说以失败收场。

他的起步,仅仅是希望改善部落的问题。老一辈的靠着津贴,一到暑假钱便不够用,孩子的午餐成了问题。在一次无心插柳的募米,活动在网路上被大肆地关注,部落最后涌进50吨的米。过多的米反而成了负担。 「那时候看到部落的问题,想要协助,但是方法不对。」他才发觉,台湾社会足够善良,足够资源,只是需要懂得运用与找寻。 「那时候学到,不要打悲情牌、不要让人家同情你、可怜你才帮你,不要让人家有这种心。」
吴正忠说自己在山上时,经常没事就上Google查资料。在一次看见自己七岁时与红藜的合照,便开始搜寻相关资料,没想到这是非常具价值的作物,甚至被用来做太空人的维生作物。

在2013年他决定承租一甲土地种植。第一年惨不忍睹,种出了歪歪斜斜的作物。第二年在时间恰好的时机种下,收成了相当成功漂亮的红藜。在这之后,红藜的销售越来越大,从铁花村卖到全国。补助开始涌进。成功的他走遍全台推广,甚至在国际青年创业论坛做专题演讲,讲题是「越在地,越国际」。
他逐渐将对于梦想该有的执行力带给台湾青年。与相关单位合作研发更多红藜产品,把家乡原有的作物价值提升到国际殿堂上,出国获得多达9面相关金牌,其中还有美国匹兹堡发明展荣获金牌及特别奖。鼓励部落的青年加入,替台湾农业以及部落注入一股新的红色生命力。
目前的他32岁,梦想仍然在世界上壮大,根依旧坚挺。